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实习生 曹亮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杨雷)9月12日,中国物理学会2025年秋季学术会议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幕。来自中国科学院、德国国家科学院等单位的20余位院士,国内外高校、科研院所的物理学者汇聚于此,聚焦物理前沿、共话创新发展。
本次会议为期3天,设立21个专题分会场,覆盖粒子物理、场论与宇宙学等多个前沿领域。与会代表通过大会特邀报告、分会邀请报告、口头报告和墙报展示等形式,展开学术交流。
大会颁发了中国物理学会2024-2025年度物理奖,为在物理各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学者颁发奖项,彰显对物理学科优秀人才的认可与激励。
国际合作是本届会议的一大亮点。会议设立了两个由中外学会联合组织的分会场,彰显了中国物理学界推进国际对话、构建全球学术共同体的开放姿态。
同时,会议致力于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邀请多家科技企业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,为学术界与产业界搭建对接桥梁,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。会议还特别关注青年学者成长,通过墙报展示、口头报告、志愿者与顶尖学者互动等多种方式,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展示与交流的机会。
据悉,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自1999年创办以来,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,已从最初200人参与的会议成长为我国物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活动。